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

iPhone 6+ 手機充電站製作

就是想讓霸氣的它,能站著好好充電! 過去使用多數Android 系統手機,購機時部分手機有設計充電座,也可以增購使用,但似乎沒有多少的美感⋯⋯ 後來換了iPhone 6+手機,就想為它做個專屬的實木充電座,於是就開始動手創作設計,也剛好那時Costco有販售鋁製充電線,當然馬上去買了2盒共4條線!然後就動手開始小木工的作業啦! 材料:ASH 塗裝:柚木色蠟漆 機具:使用手壓鉋、平面鉋、修邊機、帶鋸機、砂磨機 步驟:鉋平木料後,使用帶鋸機先定寬 再裁寬度,共製作四組! 拿取既有材料,簡單製作一個小治具,讓小修邊機可以固定要洗洞的移動範圍! 洗出預計的手機充電槽大小後,就來給充電線路一個開口走線!一樣使用帶鋸機就能搞定! 充電槽、線路走線開口都完成後,就要開始砂磨作業,從#150開始、#180、#220、#280到#320完成! 本次採用的這顆充電頭材質用料,堅固的讓人讚譽有加! 在製作這四組時,由於已經先試做了一個成品,所以只剩三組是進行中的! 砂磨完成後,就開始進行塗裝,採用柚木色蠟漆直接塗裝! 塗裝任務完成,放著乾燥吸收漆料24小時,再來進行細磨作業! 完成塗裝後進行充電頭固定作業,使用鑿刀修出充電頭,左右圓弧外型的固定位置! 繼續挖洞與比對充電線頭大小! 挖好洞後,把充電線與手機先插好,然後 使用熱熔槍上膠於洞內,立即把插入充電的手機一起插入,固定好角度等熱熔膠固定完成,充電站就完成啦! 使用了大半年,在充電上不需要去找線來插,就是把手機對位插下即可,便利不少,且自己把底座做的夠大,ASH材質又重又穩,好友們收到後,也都超愛的喔! 簡單的作品製作分享!

愛的「電腦螢幕架」設計製作

以愛為出發點,就是幸福的木作! 朋友說~這「電腦螢幕架」超像生魚片壽司檯的啊! (這是年初3月時的作品) 記得年初那時,太太有天下班回家時,在車上抱怨肩頸非常僵硬又不舒服... 當然,敏感的我就馬上記下這檔事,內心先做了個簡單的要因分析(&%$#@@@...),並在隔天去到她的辦公室觀察她的辦公過程~~ 果不其然,很快的就找到了造成肩頸不舒服的原因! 太太因為每天久坐辦公,坐姿不良影響到肩頸的血液循環與疲勞,才出現「僵硬和酸痛」! 影響姿勢主因判斷為「公司辦公桌上的螢幕視點高度不夠高,眼睛一直是從高處往下看,慢慢身體就有一個不好的習慣,就是畫面看著看著,後背也慢慢~慢慢放軟了下來,駝背的情況就出現了」,這就是讓肩頸不舒服的原因啦! 於是,深愛著太太的那一顆心,就開始激動了起來,我要趕緊幫太太改善這惱人的問題! 這個任務不需要呼叫「歐寶」(兒子喜歡的卡通人物),但整個流程還是有三個步驟,讓我來為大家說明一下: 步驟一:開始動工前,讓我們先上網來挑選個好的畫線工具,然後把它買回來使用!(這很重要喔~你應該會同意吧!) 購買參考這裡: Matsui 游標尺劃線器單色-150mm 於是「Matsui的游標尺畫線器」就來幫忙啦! 步驟二:按圖施做(呃....簡圖示意啦!) 畫線時,因為有這隻精準的神器,快速了非常的多啊,再次證明步驟一的執行,是相當正確的啊! 鋸切兩側45度斜邊、再開兩個槽來裝腳~ 這次搭順風車,共製作了三組,一組給好友另一組我自用! 試組裝,這是側面角度~ 兩側的支撐腳使用的板材與桌面厚度相同,長度分5等分,中間設計為梯形開口造型,高度削除一半,成為如下圖所示的造型。 切除梯形開口的作法,先用帶鋸機鋸切出大概形狀,再使用樣板,利用路達桌進行複刻動作,如下圖(已經在膠合中)。 步驟三:砂磨和原色塗裝過程就跳過,直接來欣賞成果吧! 量身打造的木作品就是這麼的剛好,經過實際使用的測試, 螢幕的高度整個提高約10公分後,太太的肩頸痠痛也就不藥而癒了~~這當然是因為老公滿滿的愛才好的啊!!

飛機玩具

日前做了幾項實木玩具給孩子們玩,先來秀一下這台飛機~~ 實木製飛機是第一次動手製作,從機身開始琢磨角度、寬度及長度, 再打量飛機機翼、尾翼等,參考網路實物品項的照片,一步一步抓比例!! 過程沒有多拍照片,僅有下列幾張,完成的作品只上一道蠟漆,請參考! 飛機設計:1小時(邊做邊改) 實作:2小時 砂磨與塗裝:2小時 材料:機身用松木、引擎和輪子都是胡桃木、輪架用ASH梣木 『擎』剛拿到做好的飛機(還未塗裝)時,試玩過程充滿興奮的表情,我就知道這台飛機做的很棒了~~『風』在後面一點都不在意的玩著磁鐵玩具,因為他似乎不清楚飛機是啥玩意兒!!  最終完成的作品,拿回家在地板上來拍拍寫真照,其中有不少張是『擎』的傑作!!

關於木工場集塵系統的建置

因個人認為「木作產生的粉塵」,對與它長時間相處的我有很大的危害,所以就算人類身體有防禦機制,但是粉塵量體太大時,若吸入量不把關,進入身體仍然無法由身體排出,尤其是顆粒小於2微米的,最具威脅性,嚴重會經由血液循環傳送這些細微的粉塵至各器官,不是只有留存在肺泡內,然後慢慢產生病變影響身體健康(尤其是裝潢業人員)!! 因此為了自己的健康(無價啊),兩件事是一定要做的,一是主動防範設置集塵系統(註1)、二是配戴使用呼吸防護具,今天先談木工場內集塵系統的配置,改天再來分享呼吸防護具的部份! 註1:這裡必須要提醒「並非有集塵系統就能百分之百收集到全部的粉塵喔!」 以下個人建置的集塵系統,僅為經驗分享與參考,雖目前台灣木作風氣興盛,多數玩家有自建工房的需求,然而並非要大家跟進喔,詳細說明如下: 主機為3馬力/單相220V,集塵機本身配置3組4英吋管口(約10cm),但木工場內的主管為4台寸(約12cm),配置到各機台處轉為3.5台寸(內徑相當於4英吋)! 集塵系統配管設計是自己來做的,整個配置是自己依據機台定位後,每個點位放樣後來決定主管的設置,然後再做分路給各區使用;從主管出來後一轉三路,這裡以代號A、B、C來說明: A管路:此管負責全部主要機台使用,再分四路,以a(下圖下方),b(下圖上左),c(下圖上中間),d(下圖上右)來說明! a管:此管供手壓鉋、平面鉋使用,使用兩組風閘切換,非同時使用! b管:此管供應場中央的落地式鋸台使用,這裡是使用量最大、粉塵量也最大的位置,單獨一個風閘(未來還會配Y字擴充用),另外近期在鋸台鋸片上也還會配一支2英吋管進行局部集塵。 c管:此管為裁切毛料的切斷作業檯集塵,這裡裁切產生的粉塵細緻又多,僅次於落地式鋸台! d管:此區為震盪砂帶機與帶鋸機共用,採用兩個風閘獨立切換。 B管路:專管給路達桌使用,分別負責桌面上與桌面下兩處,可完全把所有切削物全部吸走! C管路:下圖右管,此管路負責移動式機台與全室地面打掃吸塵用,算是必備但不常使用,有需要時即可派上用場! 綜上說明為工場內的集塵系統設置情況,一人之力且平日仍有全職工作,因此~還有改進的空間,陸續再來調整! 另外,還是要再推薦一組小工作室或工場必備的集塵組合,工業用吸塵器+炫風集塵桶,不管是地面清潔、桌面除塵、搭配砂磨機、立軸機等作業的集塵,都非常夠力與方便,有炫風集塵桶收集大量粉塵,本身就不